2025-08-24 13:23
《南京照相馆》正在热映,票房超24亿江南JN体育元、观影人次超6800万、豆瓣评分涨至8.7,口碑和票房双重肯定的背后,是数千万观众的共鸣。电影中阿昌对侵略者吼出的“雨花台、挹江门、中山门、中华门,我们中国人不许可你们这么糟蹋!”更是让无数观众动容。
建筑、地名、老字号,是刻在城市肌理中的文化基因。即日起,现代快报推出读城·《南京照相馆》系列特别报道,通过阅读城市让观众铭记历史。本期读城,走进南京城墙博物馆。
在这场惨烈的战役中,中华门段是日军火力重点攻击的目标之一。“我们展厅里有一组非常重要的文物:中华东门和中华西门的石匾额。”在博物馆柔和的灯光下,可以清晰看到“中华门西”匾额上的战争印记:“门”字右下方的弹孔疑似机枪所致,“西”字左上方则可能是炮弹留下的创痕。“它们是南京保卫战的重要实证,反映当时中华门段的战争非常激烈。”听着马麟的讲述,2025年宁静的展厅里,仿佛仍能嗅到那穿越时空的硝烟气息。
马麟透露,在“中华门”题额的正上方就保留有一处完整的暗堡,空间可容纳两名成年男子。当年,中国士兵正是从这里观察敌情、向进犯的日寇射击。此外,2017年,在维修武定门段城墙时,人们又发现一处暗堡,从中清理出守城士兵遗留的子弹、刺刀、印章及生活用品。这些承载着血与火记忆的珍贵文物,如今都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内静静陈列,向每一位参观者讲述那段悲壮的历史。
“历史上,日军的确建立了这样一套审查机制,试图控制舆论。”马麟介绍道。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影像资料中,就有多张由日军随军记者拍摄的原始新闻照片。“这样清晰的原版照片还是很少见的,每张照片背面都盖有日军各部门的印章,只有审查过的照片才能流传出去。”因此,这些经筛选的照片里,只有被炮火摧毁的中山门、在断壁残垣上耀武扬威的日军士兵、一辆辆驶入南京城的日军战车,却全然不见血腥屠杀的踪影。
博物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张1938年1月15日的英国伦敦的报纸。其头版刊登的正是南京中华门照片,触目惊心:画面中平民尸横遍野,无声控诉着侵略者的暴行。而这样揭露真相的照片,显然不可能获得日军的“许可刊发”印章。它能在1938年初便现身于万里之外的英国报端,证明南京大屠杀的血泪真相,终将突破重重封锁,昭然于天下。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永远无法被日本侵略者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