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7 04:48
摩尔曼斯克所在的科拉半岛是地球上观看北极光的最佳地点之一(最佳观赏时间为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的冬季,因为夜晚时间长)。北极光自古以来就是令当地人和旅行者赞叹的自然景象。当太阳光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电离子互相碰撞,绿色(或蓝色,紫色等)的螺旋、波浪、波纹划过漆黑的天空,这种在当时无法用科学解释的自然现象成为了科拉半岛上的原住民“萨米人”众多传说的主题。当北极光出现时,萨米人会汇聚在一起,而部族里最德高望重的祭司们会点起篝火,将北极光的能量引导、汇聚到地面,使整个部落获得好运与力量。
本地人常常用“Hunting”来形容观测极光的过程,说明要看到这种自然现象并不容易,但是只要有好的天气和高的KP指数,加上你自己对于天气和kp指数的正确把握,以及那么一点好运,相信要看到极光也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在这里祝大家都能看到到美丽、神奇的极光。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了,不同的极光观测团队价格差异很大,是不是在极光预测的准确性方面存在着差异?这里就需要科普一下极光观测的小知识了。要观测到美丽的北极光,有两方面的要素,第一,主要是预测极光爆发值的磁情指数(KP Index)。一般在KP值大于等于2的时候,就可以观测到极光,但是KP值在4以下时肉眼看到的光是十分微弱的,需要借助相机来呈现这种美丽的自然景观
以下图为例,2月14日的实时极光KP值为“3”,意味着天气好的话,借助相机能够拍摄到美丽的极光
KP值的预测比较准确,时间最长更是可以在20天内保持一定的精度。也就是说在出发前一个月就可以做好极光KP指数的查询工作,合理安排行程
NOAA根据长期数据监测结果,给出了观测者所在的地磁维度与看到极光需要的kp指数之间的关系图,给出了观测地建议
观测地建议图示(以欧亚大陆为例),图中的KP值弧线并不代表该地区的kp值强度,而是说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肉眼观测极光所需要的kp值,比如蓝色弧线区域内,天气晴朗时只需要kp值为3即可观测到极光,而我国漠河地区则需要在天气晴朗且kp值为7-9左右才能观测到极光
NOAA的实时预测数据以极光分布区域分布呈现,因无法反应当地实际分时kp指数变化,所以这个网站是出行前合理规划北极圈行程的利器,但对于正在北极圈内准备观赏极光的人来说并不合适
这个网站适合到达极地之后预测实时的极光数据,然后根据kp指数最好的时间出门观赏极光
知名英国旅行类APP开发者 JRuston公司开发,功能齐全,界面设计优美,同时支持当日及长期预测需求,用过这个之后觉得其他的都是浮云。
适用平台,手机应用(IOS/APP),仅支持英语,,全免费(包括极光指数提醒功能),且国内可以直接登录。
功能介绍:1. 当前/自定义位置kp指数 2. 实时全球极光分布 3. 实时最佳观测位置推荐 4. 预测包括45分钟内/3天分时/27天指数 5. 自定义kp指数预警(可能是目前唯一对这一功能免费的APP)
不过,KP值只是观测极光的一个要素,并不是说KP值高就一定能看到极光,因为我们是在地面上观看这种自然现象,还需要借助好的天气,这就是观测极光的第二个要素。一般来说,越是寒冷干燥的天气,天空越晴朗,夜间云层稀薄,看到极光的概率就越大。
极光最常出没在南北磁纬度67°附近的两个环状带区域内,分别称作南极光区和北极光区。北半球以阿拉斯加、北加拿大、西伯利亚、格陵兰冰岛南端与挪威北海岸为主;而南半球则集中在南极洲附近。值得一提的是:北极附近的阿拉斯加、北加拿大是观赏极光的最佳地点,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Fairbanks)更赢得“北极光首都”的美称,一年之中有超过200天的极光现象。而北欧这边来说拉普兰最北部见到北极光的机会大约是四分之三;接近俄国的位置上有大约二分之一的机会;接近北极圈或者以南的芬兰中部,得其芳容的机会大约有四分之一。
不过这只是相对数据。某一年极光超级大爆发的时候,即使是在圣彼得堡都能观看到这种自然现象,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要取决于高空的天气状况。我的一个朋友跟我们差不多的时间出发去往极光观测胜地“特罗姆索”,但是因为当地正好遇到气旋,所以在那里呆了一周也没有看到极光。相反,我们所在的摩尔曼斯克因为近期气温较低,气候干燥,夜间天气晴朗,从而连续两天我们都观测到了美丽的极光。所以如果说KP值决定你所观测到的极光的美丽程度的话,那么天气状况直接决定了你能否观测到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建议出行前提前做好天气预报的攻略。
天气预报型工具,一直使用,最大的优势在于“再小的地方都能查得到”且提供“历史天气数据”查询。适用平台,网页(手机/PC),手机应用(IOS/APP),支持中文,全免费,国内可以登录。
主要用于查询长期的日落日出数据,近期数据通过Accuweather也可以查询。比如看到在日出日落一栏中显示‘Down All Day’ 就代表是极夜期间,当地太阳不会升起,也是极光观测的最佳时机。
适用平台,网页(手机/PC),手机应用(IOS/APP),支持英文,全免费,国内可以登录
上面说了,极光猎人团的报价差异很大,那么不同的极光猎人团队是依据什么来预测极光的呢?主要是天气和经验!!!!甚至很多当地的极光猎人团队根本不知道KP值为何物!!!!一些接待中国人较多的极光团队甚至会因为档期太满而在天气不太好的时候也带团在夜间出去狩猎极光。要知道晚上摩尔曼斯克的气温是相当寒冷的,如果不了解极光观测的两个重要指标,那么你飞了快半个地球,挨饿受冻一夜却没有看到极光最终还要归结为自己“运气”不好,就太得不偿失了。所以强烈建议出行前自己掌握一点极光观测的知识,这样即使你是跟着猎人团出去狩猎极光,也方便根据天气条件和KP指数作出更好的决策!此外,建议大家灵活选择极光团队,在自己觉得最有把握能看到极光的时候包车行动,不盲目跟随!
真实的极光体验——旅者判断+向导经验才是硬道理 极光团人多,向导可能误导
向导在微信上给我发消息。他问我今晚是否想要出去看极光?我看外面天气阴沉沉的,就问他今晚出去看到极光的几率大么?他匆忙回复我说天气预报说晚上有放晴的迹象,由于我之前也查看了天气预报,知道凌晨的时候天气的确会好转,但是当时刚刚7点,向导说如果我们决定今晚去的线分就来酒店接我们。我说我们还没有吃晚饭,能不能晚一点,但向导却很着急,并告诉我说明晚的天气可能会更好,让我们要不就明晚再去。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着急是因为最近有很多极光团他们忙不过来,所以会将原本持续整晚的狩猎极光分隔为两部分,也就是上半夜带一批人出去,后半夜再带另一拨人出去。我当时想着反正还要在这里待三天,也不急在今晚,就答应他明天再去。不过事后了解到真实情况后还是庆幸没有当天出去,因为那一天的小雪一直持续到了凌晨,上半夜出去怎么可能能看见极光?
不过既然不能靠向导,那么只能靠自己了。又遇到了我们的重庆老乡,推荐给我们那个人英语也不错,他是以中间人的身份帮助有需要的人找本地的司机,价格也非常合适,7000卢布/车。
在车上看到了极光,但此刻弗老叔丝毫没有要停车的意思,我心想难道这个7000的包车因为便宜只提供看不提供拍?于是我急忙拿着翻译软件告诉他我想要下车拍照。弗老叔不慌不忙地说:its not good ,50 kilometers,并用手不停指着前方。我意识到,一定是前面有一个他知道的看极光更棒的地方(事后证明确实如此),或许也可以称为弗老叔赏极光的 Best point。看来经验这个东西是除了KP指数和天气以外第三个观赏到美丽极光的重要因素了吧。
a. 一台具有较好的高感(ISO)功能的相机,全画幅最佳,而一些C画幅的旗舰机型也能够满足拍摄需要。
b. 一个具备大光圈的广角镜头。由于极光移动速度较快,为了避免曝光时间过长而导致极光糊成一团,大光圈镜头能够很大程度缩短有效曝光时间。这次选择了尼康 14-24 f 2.8g镜头,其他的还有适马20 f 1.4(专为星空摄影而生的超广角镜头),国产老蛙 12 f 2.8等等。
c. 摄影参数上,就是前面提到的,在保证曝光量的同时,要缩短快门时间,所以第一天KP指数为3的时候我基本都是用 ISO 3200,光圈 F2.8,快门15S这样的参数。第二天遇到KP指数为5的时候,我使用ISO1600,光圈F 2.8,快门10s的参数。总之应根据极光的亮度和移动速度灵活调整参数。
d. 对焦采用手动对焦模式,焦距调整到无限远(有的相机还要将对焦环稍微往回拧一点)。
靠运气,捕捉一些好看的极光动态!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的极光是什么样的!
在回程的路上,广播里放起了俄罗斯那传统的民谣。此时的弗老叔依然在静静地开车,嘴里跟着哼起了口哨。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退隐多年的湖。或许弗老叔以前就是专职的极光猎人也说不定呢?只是现在更喜欢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罢了。但不管怎样,阴差阳错也好,命中注定也罢,他成为了我们的“小幸运”,也让我们收获到了2017年的第一个“小确幸”。谢谢你,摩尔曼斯克的弗拉基米尔!
回到酒店,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拿出电脑选出几张拍的较好的极光,简单对图片进行了修饰。看时间已是凌晨3点,想着国内的朋友们正在吃早饭,就发了个朋友圈睡去了。心里想着估计能刷爆个朋友圈?结果一觉醒来打开手机发现只有一个赞,人瞬间石化。点击图片发现图片点不进去,才发现是手机死机了,结果重启后发现是因为朋友圈真的“爆了”,导致每次一拉到我发送图片那个位置屏幕就要闪烁一下。在这里要对所有当时远在遥远故乡同时牵挂着我们并都是点赞之交的损友们说声谢谢!(为什么是点赞之交?那请你们TM的好歹说句评论的话比如“拍的好美啊”之类的都行啊!!)节选自游记《千年俄罗斯,东斯拉夫帝国旅行笔记(6万字!500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江南JN体育